【工艺人生】“根”本人生
时间:来源:大江文化浏览:道法自然
浏览历代书法,“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以不同的风貌反映出时代的精神。
根艺在中国民间有着悠久的历史,特别在明清两代,艺人们“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巧妙利用树根、竹藤等材质的天然造型、纹理和色彩,创造出各种颇具观赏性的家具、摆件,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杨玉冰先生创作的“根书法”,是采用具有一定天然美的根材,在传统根艺制作技艺的基础上按传统书法的创作要求和法度,创作出中国特色的根书法作品。既有根艺的艺术特点,也有书法的规范;并且具有传统书法无可比拟的立体效果。
根书《梅兰竹菊》
中国工艺携手根石家推荐
30年来,杨玉冰先生潜心研究,不断创新,将我国“儒家、道家、佛教文化”、“农耕文化”、“传统吉祥物”和“民俗风情”等人们喜闻乐见的题材融入根艺创作上,创作出了自然成趣、独具一格的根书法作品,在根艺界形成了新的艺术流派,在艺术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门类。其作品的独特性、唯一性、收藏性和国际性在社会各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力,得到业界的高度评价。作为了根书法的创作者,根书艺术在杨玉冰手中绽放出了耀眼的光芒,已经成为乐山这座书画之乡的一张文化名片,成为连接世界五大洲的文化品牌。
寻“根”之路
土生土长在乐山五通桥的杨玉冰,自幼学习书法,以唐楷为基本功,遍临诸家书体,坚持不懈。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任小学语文老师的杨玉冰,课余全身心投入到练书法和寻根、制作根艺之中。1985年,乐山市花卉盆景展,他精心创作的根雕《睡美人》获得“一等奖”,当时就有人出3000元收藏他的作品。也在这时,一家竹雕厂想高薪聘他。这些事让他看到了根雕艺术的价值和发展前景。
第二年暑假,他在峨眉山举办了个人根雕作品展,前来参观的游客争相参观和购买他的根艺作品,初次试水的成功让他更加坚定了走根艺创作的道路。1987年,杨玉冰做出了人生的重大抉择:辞去公职,专心从事根艺创作。
根艺摆件《睡美人》
中国工艺携手根石家推荐
杨玉冰一头扎进深山中,不断探寻奇特树根的生长规律。那时,各地造林开荒的工地上总会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他从众多树根中挑选具有一定天然美的根材,收购起来,在当地农家进行初加工,再将半成品批量运到成都进行最后的艺术成型。
艰辛的寻根之路让他对根有了深刻的体会,他遍访名师、结交文友、切磋技艺,对不同树根的品相、习性、分布都有了系统地了解,总结出一套收购树根的要诀。加工出的作品就在成都夜市上练摊出售,他不厌其烦地向人们介绍根艺独特的艺术价值。功夫不负有心人,辛苦劳作换来业界和旅游消费者的认可,他的根艺作品慢慢地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他终于在成都立住了脚。即使这样,他依然坚持每天练两小时的书法,书法技艺也日渐成熟了。
根书传奇
有一天,一位台湾商人慕名前来请他用根制作一幅茶楼牌匾。这位顾客的要求一下子点醒了杨玉冰的创作灵感。他一拍脑袋:是啊,树根和书法是他每天都要接触的东西,而以前怎么就没有想到将两者结合起来呢!
他用了整整两个月的时间静心研究、悉心打磨,第一件根书法作品诞生了。那位台商面对眼前那个栩栩如生、刚劲有力、立体感十足的行草“茶”字时,惊叹不已。
受到启发,杨玉冰的创作热情高涨,在短时间内他又创作出一批根书法作品。他从古代碑帖中吸取艺术营养,根据主题选材、造型、打磨、着色、上漆、打蜡,最后再将其装裱、上框、题款、用印,达到从形似到神似的境界。
杨玉冰用于根书的原材料为杜鹃、红豆、金丝楠、山红豆这四种树根,这是他经过20多年的摸索与研究所得。杨玉冰说,这几种材料在我国南方地区分布很广,除金丝楠外均属灌木,不仅不蛀虫、皮薄、耐腐、韧性好,而且盘根错节,扭曲成趣,极能表现书法的节笔、摇笔、重铸、顿挫等情趣。
崭新的作品一经面市,立刻受到根艺爱好者的热捧和业界人士的高度评价,为了使这门新兴艺术让更多的人了解,也为了扩展新的文化市场,杨玉冰通过考察后,转移到苏州发展,将销售点“根石家”设在游人如织的寒山寺旁边,重点推出自己独创的根书法作品。
根艺摆件《锄禾》
中国工艺携手根石家推荐
根在故土
2002年,杨玉冰率儿女回到家乡乐山五通桥。区政府为他免费提供了一个展览馆,展出他创作的上千幅根书法精品,供群众免费参观。
30年来,杨玉冰先后创作了上万幅具有民俗文化特色的根书画作品,其根画《锄禾》被中国农业博物馆收藏;根艺作品《梅兰竹菊》获第六届全国工艺品、旅游品、礼品博览会“中艺杯”金奖。2009年底,他精心创作的根书“华夏同根”赠送给台湾领导人,表达海峡两岸同胞同祖同根之情。2010年6月,杨玉冰的根书“寿”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根书“福”被世界华人联合总会收藏。同年10月,上海世博会招待国宴上,杨玉冰先生根书“福”字作为唯一的个人艺术品被上海世博会以国礼赠送给外国政要收藏。他本人先后获得“刘开渠根艺金奖”、“中国乡土艺术大师”荣誉称号和“中国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同时被联合国国际科学和平周组委会授予“和平使者”称号。
杨玉冰的根艺事业越做越大,根书作品颇具影响和知名度,根石艺术作品销往二十余个国家。以介绍杨玉冰先生作品为主的根石家网站每天被众多海内外华人浏览,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浪、雅虎等媒体对杨玉冰先生的艺术成就竞相报道,在业界得到了著名书法家黄永玉、欧阳中石、李铎等书画名家的高度评价,并题词祝贺。
随着根书艺术的发展和名气上升,杨玉冰大师受到了国内外党政要人的接见,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中国根石家文化博览园现已由乐山市政府立项申批,于2012年11月破土奠基。博览园占地36亩,总投资1.63亿元,由入口景观区、根石艺术博物馆区、五大专业艺术馆,奇石艺术廊、游客中心、艺术家会所、文化茶苑、根书主题餐饮区和会议中心等特色艺术板块组成,可容纳200位艺术家同时进行艺术创作。2016年全面落成后将是国内唯一的根书艺术集中展示推广平台,我们期待杨玉冰大师传承和发展根书艺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根书文化发扬光大,为人类的文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杨玉冰
中国著名书法家、中国根书艺术大师、中国乡土艺术大师、现任《根石家》艺术机构创始人、艺术总监、《根石家》艺术馆馆长。
活动快报
花开春时,艺动于宽窄。
4月和煦的阳光普照成都,游人如织的宽窄巷子不但有花香茶韵,更有情怀匠心。最近,每一位经过中国工艺宽窄巷子店门口的游客,都止不住要走进来看看,为什么这家店总是人潮涌涌?因为从4月1日到4月30日,根书艺术创始人杨玉冰先生的个人作品展在这里举办。一件件惟妙惟肖的根书艺术作品,通过根艺与书法的结合,成就一项全新的跨界工艺品类,让人在爱不释手之余,也感叹创作者对美的呈现和对精湛工艺的追求。
幸运的是,这次举行的根书工艺作品展不但可以让大家观赏根书作品,还能够亲身体验根书工艺,动手做一件属于自己的根书作品。各位工艺迷,不管你是在宽窄巷子还是正在去宽窄巷子的路上,中国工艺宽窄巷子店一定是你不可错过的精彩目的地。
中国工艺宽窄巷子店根书工艺作品展现场